慢性疼痛
發布時間:2023-10-16
訪問次數:399
疼痛是與呼吸、脈搏、體溫、血壓并稱的五大生命體征之一。為喚起全球人類對疼痛的關注,造福千千萬萬疼痛患者,2004年國際疼痛學會(IASP)確定每年10月第三個周一為“世界疼痛日(Global Day AgainstPain)”。
慢性頑固性疼痛成為繼心血管疾病、腫瘤之后,中國醫療社會資源負擔排名第三大疾病,中國慢性疼痛人數超過2200萬,嚴重的慢性疼痛會導致49%的患者無法參加社交活動,生活質量低下。
國際疼痛學會(IASP)定義:疼痛是一種與組織損傷或潛在的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主觀感覺和情緒體驗。慢性疼痛是指疼痛持續或反復發生時間超過3個月。慢性疼痛不再是一種癥狀而是一種疾病,病因不是單純的急性損傷了,而是伴隨復雜的病理機制,成為需要治療的一大類疾病。
根據疼痛病因不同可以將慢性疼痛分成三大類:1、傷害感受性疼痛;2、神經病理性疼痛;3、心因性疼痛,以及由以上因素組合成的混合型疼痛。其中神經病理性疼痛常見的有: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痛、復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等。
疼痛評估是慢性疼痛病人的必修課,正確表述疼痛評分對治療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0分是不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是劇痛。中度及以上疼痛一定要請醫生看看。
慢性疼痛無須忍耐,疼痛科有的是辦法,包括各種可視化神經阻滯及調控技術(超聲、X線、CT介入),沖擊波治療技術,射頻治療技術、椎間孔鏡微創手術、脊髓電刺激和鞘內嗎啡泵輸注技術等。
祛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也是醫師的基本職責。
慢性疼痛盡管難以完全祛除,但可以有效控制,讓疼痛評分盡可能降到最低,就像高血壓和高血糖,已經發生了主要靠控制,而且一定要控制!醫患攜手,共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