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竟腰椎間盤突出?
業績不突出腰椎間盤就已經突出了!不要以為這是句玩笑話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經歷著這種痛苦……
大多數人認為,腰椎間盤突出是中年以后才會出現。23歲的小方(化名)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竟腰椎間盤突出了?!
由于長年反復的慢性腰部疼痛,以及近期疼痛突然加重,小方已經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他最終是被家人用輪椅推進了紹興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谷馳副院長的診室。
谷馳副院長看到這位小伙時也著實震驚了,小方就像一座小山一樣坐在輪椅上,膀大腰圓。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谷院長得知,小方從高中開始就放棄自己的體重管理,常年的高熱量飲食加上缺乏運動,使得他的體重達到了約300斤,體重指數 (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正常值為18.5-24.9)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7.33,日常生活受到了極大影響。
對于小方來說,最刻骨銘心的就是長期的腰痛。尤其近幾日由于劇烈的疼痛,小方幾乎無法起床,在床上也無法躺平,只能坐著熬過一夜又一夜。
看著無法起身和無法躺下的小方,谷馳副院長立即給他安排了住院,在完善必要的檢查后,以最快的速度給他實施了微創手術--經皮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手術僅僅用了一個小時,術后小方發現自己的腰痛緩解了很多,能夠坐直和躺平了,疼痛評分由8分降至2分,而且背上的切口居然只有一個指甲寬度。術后第二天,小方就能夠下地活動,并且可以自己上廁所了。
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哪些情況會導致發生?
腰椎間盤由中間的髓核、周圍的纖維環和上下的軟骨終板組成。結構類似球鞋中的“氣墊”,當人類跑步跳起時,可起到緩沖壓力、吸收震蕩的作用,避免僵硬的骨頭“干磨”導致損傷。但是,椎間盤退變是人類老化必經之路。
腰椎間盤突出指髓核突出,因椎間盤突出的類型位置、大小及周圍炎癥、癥狀耐受反應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關鍵要看突出的椎間盤對脊神經和/或馬尾神經的影響大小。有些人突出了也沒癥狀或癥狀很輕。
加速腰椎退變,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不良因素有哪些?
超重或肥胖、運動不當、久坐、經常彎腰搬重物、吸煙。
雖然腰椎間盤突出發病年齡大部分集中在50-60歲,但是由于目前社會節奏加快,年輕人久坐,缺乏體重管理,不良生活方式等給椎間盤帶來了巨大壓力,青年人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病率逐年攀升。對于體重一直居高不下和運動不當的這兩類人來說,應當特別關注自己的腰椎間盤情況。
腰椎間盤突出什么時候需要手術?
2016年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文,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相關論述,并提出臨床建議。其中提到:1.MRI或CT檢查能作為坐骨神經痛持續4至6周患者進行手術的依據。2.6周內影像檢查顯示突出且出現神經功能損傷的患者,建議手術。手術能快速緩解患者癥狀。那么我們提到的微創手術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這就要提到手術中的關鍵概念“減壓”。如前文所述,疼痛的核心機制是突出的椎間盤髓核“壓迫”了神經根。經皮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就是利用精準的導航技術和超清晰的內鏡技術,切口只用0.8cm,就定位到了這個“壓迫點”,把突出的髓核取出,給神經根做“360度全方位的減壓”。
但是,微創手術并不是萬能的,對于一些存在腰椎不穩的情況,如腰椎滑脫或退變性側彎等,微創手術無法根本性的解決腰痛的問題。因此,對于超過6周頑固性腰痛且保守治療無效的小伙伴們,建議到醫院脊柱??七M行CT和核磁共振的檢查,咨詢專業的醫生,明確腰椎間盤突出的情況和進一步手術處理的方案。
平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年輕人的主觀能動性比較強,身體素質較好,骨質流失情況也比中老年人好,因此,對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來說,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兩點:改善生活方式和正確地鍛煉腰部肌肉。
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議:
控制體重:盡量控制BMI在30以內,管住嘴,邁開腿。
避免久坐,增加活動:久坐、久站、長期開車都會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可以將辦公環境換成升降桌和人體工學椅,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改變姿勢。
床墊選擇:盡量選擇中度偏硬,對腰部有支撐的床墊,太軟或太硬都對腰椎無益。